Powered By Blogger

2010年7月18日星期日

A Single Man流落荒岛,抱书而终

如题所示,本文的三个关键词是《A Single Man》、荒岛图书馆及抱书而终。

每天在家,寂静无事,琢磨着搞出点声响,就听电影原声专辑。悠扬如《冷山》,俏皮如《妈妈咪呀》,经典如《悠长假期》,深情如《诺丁山》、《断背山》,而最完美无瑕疵的是《一个人》(A Single Man)。伟大的天才也少有兼顾时尚大拿和电影名导的,Tom Ford是仅此一位的天才。04年Ford回首人生,拾起幼年记忆中《绿野仙踪》和《大都会》的电影种子,便辞去Gucci总监,三年拍一片,拍摄这属于他的“一个人”。去年威尼斯节,他就收获了最长的十分钟掌声,睥睨《白丝带》。虽然制片方韦恩斯坦为主流情结使预告片充斥了科林·费斯与朱利安·摩尔共躺一床的镜头,以“Degaying”误导观众,可只要多看两眼就可发现真是猫腻,金球奖将影帝授予科林·费斯实至名归,朱利安·摩尔只有女配提名方显颁奖方智慧。如果某天死亡的是理查德·巴克利,我都能想到Tom Ford像我一样失魂落魄的囧样。配乐完美毋庸置喙,和弦、蓝调、女高音,都是六十年代风情,每天必听一遍。唯一的遗憾是看不到全片,我预备去淘碟,千万不要重蹈《月球》DVD的俄五版的覆辙,把洛克的英语完全盖住,颠覆我的偶像佳作。不过,海天居然有《阴齿》和《欲盖弥潮》,怎么说呢,前者是男人梦魇,后者是欧洲男人版的《春光乍泄》,一派春意盎然。

间隔着也买了不少《城市画报》,最爱《荒岛图书馆》专题。当然了,名人推荐的书了无新意,各地的独立书店也不够吸引。唯一的亮点是汕头大学新图书馆,有钱就是好啊,请来设计出大名鼎鼎的诚品书店新址的陈瑞宪。我就不信有人看了它会眼前不亮,谁不爱这自然舒适的“知识盒子”呢。我也眼气台版的《1Q84》,不知青岛大学的陈青华教授开始翻译了没。村上在我心里可不是“春树”,而是春梦呐。

春节假期只买了一本莫言的《蛙》,根据书中解释,此“蛙”又同“娃”及“娲”,总之是贯穿了中国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生育。不得不说,在计划生育的三十年的今天,这是国人更是我的难言之隐。汪丁丁在《南方周末》上为应对人口红利在2015消失而加重老龄化的建议更说明这点啊。至于我,可不高尚……

在假期也没去什么地方,也就鸟姐姐叫我逛了一下午心生荒岛之感。只想起《兄弟》一书中李光头的话。
“宋钢,你这个王八蛋,你他妈的听着,上次是你和我一刀两断,这次是我和你一刀两断,从此以后我们就不是兄弟啦!”

结尾替人收诗。来自米吉安尼,1911生于阿尔巴尼亚,1938年因肺病逝世,一个多舛的革命时代的共产主义文学圣徒。
《苦难》
我每天都看见

生活

把各种情感

都逐个地打上

命运的戳记

而欢乐却没有存在的地方

生活,

以往我不知道,

你竟是这样可怕,

那时,我还没有

落入你的怀抱。

今天,在镜子里

我凝视着自己的眼睛,

我看见,由于苦难我的目光逐渐黯淡,

我看见,我的脸上布满了衰老的皱纹,

我很快就要变成一面

百孔千疮的旗帜,

在屋顶上

迎风颤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