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0年8月1日星期日

阳台那么大的星空


   每日都无所事事,熬到深夜也不想睡。孤枕不眠,就抄起家伙去阳台。我的家伙包括:《少年》(陀思妥耶夫斯基)、《昨日的世界》(茨威格)以及一本《读书》(20107月);还有一个望远镜和一罐浓得呛人的麦斯威尔。通常时间是凌晨整点开始,所以某人12点半给我打骚扰,我还是悠然地接了。在每晚这样的寂静时刻,只剩下寥落的星空当我的第二者。窗户大开,清风大作。

 

    外面有点点的人家灯火,感谢他们陪我到天亮说晚安。我拿着望远镜向他们的明亮处远眺,不料他们都是用窗帘露出阴暗面以对。我看着他们斑驳的身影,试想着背后是怎样的双人O-O-X-X,单人O-G-C。总是厌倦单调,但我喜欢世俗生活。当全世界在我面前就缩小为头顶的星空,我总想着康德那句玩笑被温(影帝)拿来演戏,这生活还有什么别的无厘头。当全世界在我面前只剩下所处的一小块阳台,我想知道这一块面积够不够换一点应许之地,在那里没有一只天使是折翼的品种。在后窗,哥偷窥的是哥自己的每日生活。

 

    最近我看书速度明显减慢,不过也因此把这一个个铅字吃掉了。我读的那两部小说都是在豆瓣里过气不候的旧式出版物。在那里永远是罗森塔尔、阿尔贝尔、巴特摩尔、达尔、桑德尔五个牛逼哄哄的“尔”挺立不倒。所以我特别鄙视中国一个又红又极左的网站“乌有之乡”,里面指责南方系(南方报业集团)的精英主义、自由主义是居然拿“哈耶克”说事,真是难为他们了。愿伟大的马克思让这些家伙化为乌有吧。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岁月荏苒,光阴抹去了早年的诗意,生活竟成了神谕之书。刘原说:“女人之衰老,往往以生育或绝经为拐点,但她们有脂粉,可以把一切真相都埋葬在粉底和眼影之下。男人的衰老,却无法隐瞒,盖因男人的食欲和性欲是最具折射性的硬指标,令人悲伤的是,这俩指标都作不了假。尚能饭否,尚能硬否,是岁月对每个男人的刑讯逼供。”目前还活着的在写的文艺的流氓的专栏作家里,我喜欢冯唐和刘原,最讨厌加藤嘉一。

 

    炎炎夏日,有风真好。突然想起来“风从波西米亚的绿色草原吹拂而过”的比喻,来自《1Q84》的青豆。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想想这是青豆在做什么。村上春树还说:“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这就是我喜欢他的地方,特会描写纯洁的性,特会述说纯真的心。

 

    大哲赫拉克利特除了关心火就是一切的妈妈、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也曾悠然地道出“希望通过博学来获得智慧是徒劳的”。他并不知道这句话会在2500年之后一个沆瀣难忍的午后使得一个亚细亚少年面如土色,如遭雷殛。果毅地放弃了无目标的11载滥读之后,这个曾经惨绿求知的少年蓦地回首时看到的是一片虽已不复鹿港然而依旧旷蓝的物质与心灵的天空。这个造物主恩宠的少年就是我。

 

    阅读总是这样,你真说不出有什么用。可正因这份毫无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忠贞,让阅读成为这世上最纯粹的形而上的救赎享受。就像你虽然没听过周云蓬的《中国孩子》、不知道负二老师是何方神圣、不知道王子乔是毛尖的儿子而这小子写诗是涉嫌剽窃,并不妨碍你站在韩寒的身影下让自己内心很文艺很强大,哪怕你只看懂讲究ISO的卅城是东莞就好。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星空那么的阳台,那是你最值得装逼的精神世界。甚至比自由还重要,因为这是无上的心灵属地。

   

    “讲到这里,眼见东方透出了黎明的曙光,沙赫扎德戛然而止。”

——《一千零一夜》足译本

--
YPY@MAX

1 条评论:

  1. 以己加入Blogger.com中文用户列表http://blog.kban.info/p/blogger.html,谢谢您的参与,大家一起进步

    回复删除